枣庄:文明实践“接地气” 服务群众“心连心”

发布时间:2024-04-15 10:49:00    来源:枣庄文明网


近年来,枣庄市市中区西王庄镇紧紧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不断探索创新工作机制,持续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丰富群众精神世界,提升群众精神面貌,让时代新风吹进万家、文明实践遍地开花。

强化阵地建设,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根深基稳”。一是主阵地广。西王庄镇率先在全区按照“六有”标准,投入30余万元,高标准打造600余平米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处,搭建了志愿者之家、蒲公英课堂、心灵驿站、城市书房等7个高标准功能室。大力推行“一站一屋一中心”模式,优化配置各村级阵地资源,强化资源流动互补,实现18个村阵地建设全覆盖。二是特色阵地强。西花沟村投资20余万元,高标准建设了500多平方米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群众开展“为老”志愿服务、宣传移风易俗提供了平台;开设四点半课堂,在假期为1至6年级学生提供课业辅导及兴趣培养志愿服务,解除家长的后顾之忧,受到群众的肯定和点赞。三是文旅阵地新。利用“旧阵地”打“新仗”,付湾村探索走出“文明实践+文旅融合”新路,该村借助谭家河湿地等阵地资源优势,开展“感党恩讲党史”“法制教育宣讲”等活动,进一步延伸乡风文明实践触角,吸引城区居民前来体验农家田园生活,激活乡愁记忆。

用活智慧平台,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枝繁叶茂”。一是构建“一云多端”阵地体系。借助“志愿山东”系统构建出“线上线下、一云多端”的阵地体系,形成群众“点单”、实践所(站)“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相贯通的工作模式。二用好学习强国平台“掌中宝”。创新“文明实践+学习强国‘线上+线下’”活动模式,常态化开展学习强国线下观影、线上答题对战等活动,成功举行“榴花分”打卡文旅景区活动启动仪式。三是激发“信用+”积分新活力。建立“数字+积分制+乡村治理”诚信超市体系,群众通过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反电诈宣传等活动获取信用积分,随后积分兑换洗衣液、洗发水、卫生纸等生活用品,激发调动了群众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突出品牌创建,让新时代文明实践“花团锦簇”。一是擦亮品牌底色。按照“一村一品牌、一村一特色”原则,依托各实践阵地资源优势,打造“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爱与陪伴 老有所乐”“与法同行”等23个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其中,西花沟村积极打造“悉心办”品牌,有力推动乡风文明焕发新气象,被评为省级文明村。二是点亮品牌效应。强化志愿服务“聚合效应”,创新打造综合志愿服务品牌,聚焦“五为”服务目标,把理论宣讲、文明传播、学习讲堂、科技科普等实践活动聚合起来,让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志愿者并肩而立、共同行动,汇聚志愿服务力量,促进落地见实效,形成“1+1>2”的志愿服务效应。三是照亮品牌精神。精心搭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志愿者之家”,为一线志愿者提供关爱帮扶、技能培训、公益文创等6项服务,给予志愿者更多的关爱与激励,更好地激发志愿者热忱与能量。定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有效提高了志愿者整体素质和服务质量。

创新实践载体,让新时代文明实践“硕果累累”。一是把准新脉动,聚焦新主题。统筹联动,多部门共同发力,开展紧跟时代、紧贴群众的特色活动,在重要节日,突出移风易俗、敬老孝老、传统文化等元素,开展形式多样的“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让广大群众享受到“有体验”“有真料”“有感受”的志愿服务。二是着眼新模式,涵养新风尚。按照“周周有节目、月月有活动”的目标,广泛开展广场舞大赛、趣味运动会等系列文化惠民活动,有效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充分发挥公共文化场馆效能,高标准打造城市书房1处、农家书屋7处,文化广场3处,开展书法教学、歌唱、剪纸艺术等培训20余场次,进一步完善了覆盖全民、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三是宣传新理论,奋进新时代。借助志愿服务队力量,以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整合优秀宣讲力量,扩大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选调120余名基层干部、致富能手等,全面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创新理论和惠民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

  • 公众号

文明山东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