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成市:激活文化“强动力” 共建幸福“家社区”

发布时间:2024-04-15 11:00:00    来源:“威海宣传”微信公众号


荣成市崖头街道河西社区设立于1993年,是荣成市最早的建成区。辖区小商业聚集,易发商业街、八大阁、佳华商业综合体散布四周,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涉及行业众多。

河西社区充分发挥文化凝聚人心、增进认同、促进和谐、助力发展的积极作用,深挖社区长期商业活动中形成的诚实守信、守望互助等文化底蕴,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持续放大社区集聚效应,激发起群体共建共治共享活力,凝聚了“党建联建、信用融合、强化自治、精准服务”的强大合力 ,共同描绘出“幸福里·家社区”的美好图景。

优化平台建设,搭建文化社区发展“新桥梁”

河西社区紧扣“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目标,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强大效能,整合文化资源,打造集文化体验、文化议事、文艺活动、阅读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社区文化服务综合体,打开了文明实践新方式,让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成为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时代新风的新高地。

拓展社区文化场所。聚焦群众文化需求,社区文明实践站不断提档升级,突出文化效能,让原有的连心亭、家长学校、文明讲堂、邻里会客厅、图书阅览室等功能场所摇身一变,成为居民“家门口”的文化服务设施。此外,社区文明实践站依托“15分钟生活圈”,将文化活动融入社区生活场景,打造出包含广场公园、信用大集、社区商圈、闲置场所等在内的多元化文化空间,常态化开展学习教育、非遗传承、惠民展演等文明实践活动,极大丰富了辖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非遗面塑

突出文化服务特色。社区文明实践站链接多方力量,创新开展“非遗进社区”文化项目,与红色合伙人共同打造非遗工作室,常态化带领居民开展非遗特色活动;同时,社区文明实践站为居民提供丰富的师资力量,开展手机摄影、合唱、书法、国画等6种公益课程;打造“幸福公社”主题院落、主题街区等一批特色服务场景,开展“公社服务日”“社区市集”等特色文化活动,既满足了居民多元化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也在活动中引导居民参与社区治理。

手机摄影培训

延伸文化覆盖范围。社区文明实践站致力于增强设施空间的日常使用频率,扩大服务内容的日常覆盖范围。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大厅里,“寿桃来贺生日会”“文化进万家”“同心大讲堂”等活动累计服务群众超5万人次,科普体验馆探索提供青少年教育服务,暖“新”驿站、中医养生馆常态化为志愿者群体提供“反哺”服务,打造了“至善河西幸福里”特色文化品牌,建成全龄型、多功能服务阵地,满足全时段、多群体、生活化的居民需求。

深化文化体系,解锁精神文明建设“新密码”

为持续增强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实行“美德+信用”互促共融、一体推进,围绕移风易俗、孝老孝亲、文明礼仪、环境整治、卫生健康等常态化开展美德信用类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宣传美德信用文化,营造崇德向善、诚实守信氛围,助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

激活社会力量。河西社区推行“美德+信用”志愿服务模式,以“美德信用积分”为载体,率先创建全省首家“红色信用银行”,创新推出社区信用币,建立“12+2”的信用兑换机制,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人数从36人扩充到1215人,占居民总数的近30%,成为辖区精神文明建设、倡树移风易俗和诚信建设宣传的“主力军”。同时,社区成立全市首个社区领域商家合伙人组织——“河西社区信用商家爱心联盟”,规模从最初的13家演变为如今的245家,确立了“金牌合伙人”发展蓝图,设置了爱心商家议事会,盘活内部资源,为辖区商家发挥作用、联动发展搭建了平台。

河西社区美德信用驿站

优化资源共享。河西社区充分发挥文明实践站阵地作用,主动对接优秀资源,深化结对共建,发掘专业力量,突出“五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开办全市首家城市社区“公益厨坊”,发动“小老人”服务“老老人”2万余人次,使其成为集助老帮扶、理论宣讲、文化推广等内容为一体的多功能平台。同时,推出“罗锅桥益修坊”“益行坊”“艺乐坊”“洗乐缝衣坊”等涉及衣食住行乐多个方面的志愿服务项目,积极组织社区合伙人认领实施,定期向特殊群体和诚信居民提供便民服务,邻里守望、互帮互助的美德风尚在社区蔚然成风。

突出宣传教育。坚持“美德信用+宣传教育”,让弘扬文明新风尚工程既有“面子”又有“里子”,依托党员干部、身边榜样、共建单位组建宣讲队伍,重点围绕党的创新理论,以微宣讲、知识竞答、红色研学游等形式广泛开展“党的声音进万家”文明实践主题活动120余场次,采取群众喜欢听、听得懂的方式讲解理论政策、分享典型案例、交流经验体会、分享感悟心得,让群众乐于参与、真有收获,进一步让美德健康新生活宣传和创意策划活动走进小区、走进企业、走进家庭、走进日常。

聚焦居民自治,谱写社区共建共享“新篇章”

致力于打通深化文化社区创建与推动社区共建共享之间的“隐形壁垒”,充分发挥文化润心、助力发展的积极作用,让辖区群众成为思想道德建设、文化传承发展、精神文明创建的参与者和践行者,持续提升共建共治共享的主动性、创造性,不断增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健全群众自治组织。社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纽带健全自治队伍,以美德信用为激励,选聘207名在职党员、热心居民、志愿者担任楼长、单元长、小巷管家,发动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担任流动小巷管家,不断壮大社区治理力量,提升治理效能。

聘请外卖小哥担任“流动管家”

引进专业人才队伍。坚持“党建引领、各方联动、群众参与”原则,引入专业物业服务团队,以“红色物业”参与文化设施服务、助推社区治理,依托民情恳谈会,常态化开展“红色物业大家谈”活动,畅通社区、单位、企业、楼宇、居民之间的沟通渠道,让群众面临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摆在了桌面上,化解在网格里”。

创新议事协商载体。社区强化“遇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理念,因地制宜打造了9处“邻里会客厅”,搭建起一个全龄型的谈天议事、诉求反馈和精神文化生活的多元阵地,发动楼长、小巷管家等自治队伍入驻会客厅,担任轮值厅长,在协商议事、矛盾调解、便民服务、共建共享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共收集处置了368件各类群众诉求,有效提升了居民幸福感满意度。

  • 公众号

文明山东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