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务员考试
学习申论:如何理解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发表时间:2018-08-14    来源:《时事报告》网站编辑:单良晨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国家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新时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只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才能更好凝聚起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的力量,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这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的新判断,每一个考生在备考环节必须了然于心。

  同时,从命题角度看,申论考试是测查考生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考生的专业背景各异,但具备人文素养是从事机关工作的基本要求。文化维度是申论考试经常涉及的考查角度。自2013年起,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申论题目就集中通过文化维度来测查考生的人文素养。2013年重点考查文化遗产保护和中华文化传播,2014年考查幸福观和成功观,2015年考查科技与人文的关系,2016年考查公民道德和儒家中的“礼”,2017年重点考查“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化意象,2018年考查科学、艺术与古文化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命题的趋势。因此,考生需要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深入思考、重点掌握。

  一、坚定文化自信    

  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党的十九大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一道,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就是要坚定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激昂向上的革命文化和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聚升华。这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深厚基础和基石。

  考生在这里需要注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两个渊源:一是来自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是来自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历史与现实的统一。同时,考生也要注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属于社会存在范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属于社会意识范畴。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础。

  【例】2014年4月多省联考申论考试材料:

  材料1(节选):2014年2月4日上午,在西安工作的子长人任先生在家里边包饺子边看电视。突然,一阵熟悉的唢呐声传进耳朵,再仔细看,一群身着陕北特色羊皮马甲、头戴羊肚子手巾的男人正在卖力地吹着唢呐。子长唢呐杆长碗大,音色明亮,低音雄厚,高音挺拔,音量大,穿透力强,有“一口气吹十五里地”之称,渗透着雄健的阳刚之气,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婚礼上吹奏的《大摆队》,如痴如醉;葬礼上吹奏的《苦伶仃》,如泣如诉。

  材料2(节选):“真的太美了!能把它送给我吗?”“天哪,这是用剪刀剪出来的吗?太神奇了!”这样的赞美,每一个看到高清红剪纸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发出惊叹!人群中的高清红与普通的中年妇女并无二致,但只要给她一张纸,一把剪刀,她仿佛顷刻间就拥有了化腐朽为神奇的魔力。

  “我是为剪纸而生的。”因为有了剪纸,高清红的人生道路从此不同。广灵剪纸作为中国民间剪纸三大流派之一,以彩色剪纸为特色,每件作品经二十余道工序成形,是集绘画,色彩,镂雕于一体的手工艺术品,被誉为“中华民间艺术一绝”。2009年广灵剪纸作为中国剪纸的部分申报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材料中提到了两个文化载体子长唢呐和广灵剪纸,经过民间艺人的演绎,最后获得了好评。很多考生从中读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需要保护民间文化艺术形式,培养艺术创作人才,而忽略了这些艺术形式的产生过程。事实上,任何艺术形式都是来源于人民物质生产生活,包括材料中提到的子长唢呐和广灵剪纸,都是当地农村生活的反映,也是人民群众在从事农业生产中的副产品。因此,考生在文章写作时,除了提及我们应该保护民间文化艺术形式,培养艺术创作人才之外,还应该从唯物史观的立场上,重视对人民生产生活中的文化因素的挖掘和提炼,提高文化艺术形式的再生能力,让文章更厚重。

  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

  在当代中国,我们国家应该坚守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深入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无论是作为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还是作为一种制度、一种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需要有一套与其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相适应并能形成广泛社会共识的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明提出和广泛实践,使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从思想理论、实践运动、社会制度层面,进一步发展到价值理念层面。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发展处于新的历史方位,只有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具基础性、内在性、目标性、规定性的重大任务来认识和落实,才能增强人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不断展现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申论考试中涉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考查,多是以考查考生对公民道德建设问题的理解为主。

  【例】 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省级)申论真题:

  材料3(节选):“不学礼,无以立。”F说,这句话出自《论语》,意思是:一个人不学“礼”,不懂礼貌,不讲礼仪,就不懂得怎样做人、处世。或者说,一个人不懂得基本的规矩,就难以在家庭和社会中立身行事。而如果把“礼”与“立”做更宽泛的理解,那么是否“学礼”,是否懂得规矩,还事关公民意识的自觉、民族素质的提高、民族文化精神的弘扬乃至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或许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纪委第五次全会上提出要“严明政治规矩”,“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题目:材料3引用了《论语》中的话:“不学礼,无以立。”请以这句话为中心议题,联系社会现实,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材料中的“礼”实际上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指个人的行为准则。第二层意思是指公民意识、民族素质和民族文化精神,甚至关乎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这句话实际上就是在考查考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命题人以公民道德问题作为切入点,从中反映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这是命题人隐藏的用以区分考生分数的考点。所以考生在备考时应该树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

  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沃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在人类文明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惠民利民、安民富民,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有益启迪,为治国理政提供了有益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如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滋养了中华民族独特丰富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人文学术,至今仍然具有深刻影响。

  【例】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省级)申论真题:

  材料5(节选):从某种意义上说,在浩如烟海的知识网中,科学、艺术和古文化对于想象力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构成了想象力的源泉。

  提出了“证伪主义”的波普尔,在科学认识上刷新了人类的认识:敢于批判,不断质疑,是科学精神的核心。这和传统的科学认知“科学是经验积累的产物,被证明或者被无数次重复验证的科学理论就是永远正确的”,很不一样。

  艺术,作为代表美的精神力量,贯穿于人类发展的全时空。有了它,人类可以无止境地向着无限美丽的世界前进。

  历经多少世纪而留存下来的古文化,蕴含着需要想象力才能充分挖掘的惊人智慧和秘密,它是保持想象力永不枯竭的源泉。

  题目:请深入思考材料5中的句子“科学、艺术和古文化对于想象力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构成了想象力的源泉”,自拟题目,自选角度,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

  考生在作答此题时,普遍认为无法找到科学、艺术和古文化之间的逻辑联系。因此,大多数考生都是分别论述科学、艺术和古文化对于想象力的作用。这种写法只看到了表象。实际上,当我们从科学、艺术和古文化汲取养分时,就是将三者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分享到:
相关报道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