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时事 辨功苦
2016-06-13 13:33:00  来源:时事
◎北京市顺义区教育研究考试中心 董晨

  时事原出自《管子 .立政》:“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工师之事也。原意是说考查各个工匠的手艺,审察各个时节的生产事宜,辨别产品质量的好坏……这是工师的职事。我们这里用下它的转意,时事教育教学的目的何尝不是提升学生“审时察事”的素养,培养他们“考查”、“审察”、“辨别”时事的能力呢。

 

  一、我们的寻找——时事教育教学的必要性

  “时事教育教学”是你们所需要的吗?为此我们在高中一年级的学生中我们做了个小调查,了解学生在时事方面的素养。

  学生甲:时事全是离我十万八千里的事,每天关注这个会浪费我的时间和精力……

  学生乙:政治考试要考,关注了容易得高分……

  学生丙:在无尽的背书和刷题中,看会儿“时事”能让我稍微喘口气,放松一下……

  学生丁:我并不了解时事,知道一些重大新闻:一是《新闻联播》时听到的,二是学校电子屏上的插图和标题,出于好奇浏览一下……

  学生戊:时事教育?难道是要“洗脑”吗?

  调查结果的汇总我们发现,学生对待时事的态度大部分是被动的,缺少关注甚至是漠视的;学生对待时事教育教学的需要大部分是功利的、外在的,要么是应对考试要么是当作生活或学习中的“调剂品”,有的甚至是抵触的;大部分学生的时政素养在偏低的水平上,对时事的了解是点,连不成线,更不能扩展成面。而这不正是我们开展时事教育教学最有说服力的理由和最适宜的切入点吗。

 

  二、我们的坚持与探索——时事教育教学主要的方式方法

  【每一节课】每一节思想政治课坚持“5分钟时事时间”:即5分钟使用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一人主讲、双人对讲、小组合作……),并依不同年级有所侧重。高一年级侧重于“时事播报”,就时时发生的国内外大事介绍给老师和同学;高二年级逐渐增加“时事点评”,就播报的时事从任意角度进行点评;高三年级则演化为“时政分析”,就某一时事主题从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角度进行学科分析,也可依此将时事主题转化成模拟会考或高考题的设问,和同学一起生成答案。三年过来,看得见的变化有:

  在师生关系上,关于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选择,经历了由教师主导—-师生共主—-学生自主的渐变过程;在学生参与上,也实现了由被动—-主动—-自觉的转变。最初安排时事播报时,大部分学生认为是耽误时间又多一事儿,纯属为老师完成任务;伴随在老师引导鼓励下,学生们发现原来时事能够帮助开阔眼界,特别是许多时事紧扣国计民生,和老百姓息息相关。主持“5分钟时事”的学生开始主动搜集相关信息并创造性的开发有趣表现形式。等到高二第2学期和高三,则演变成了完全由学生主导的学习活动了,主持的同学会及早确定相关主题、寻找更丰富资源支撑,并较好地实现了时事、学科内容、考试试题的有机结合,“5分钟时事”不再是思想政治课堂“外贴的一块”,而变成了自然的一环,变成了师生的一种课堂习惯,彻底融入了学生的学科学习,学生的时政素养也在此过程中由最初的简单、孤陋寡闻逐渐变得成熟、丰富、理性。

  【每一天】每一天坚持收听或收看新闻类节目。寄宿制的学生收看中央台的《新闻联播》,走读的学生收听或收看广播、电视中的新闻类节目。这一活动中要求严格的是每一天,可以放松要求的是不必“正襟危坐”,可以边听边写作业,边做其他。只要坚持每一天,学生对时事的了解就会由最初的“看热闹”到能看出“门道”到能说出“道道”,看得见的这种变化、这种成长对我们的时事教育是莫大的鼓舞。

  这一活动忌讳的是教师的代替。听闻有“好心”的老师为节约学生的时间,代替学生看新闻,然后再由老师将一周、一月的新闻讲给学生听,好心办错事这便是一种。之所以称之为时政素养,正在于这种每一天的亲历亲为,学生在这种看似每天“三心二意”的听看中,才能点滴汇成对时政的初始认知、建立联系、来龙去脉进而生成一种能力、一种价值观。而“好心”的教师非但没有给学生带来时间的节约,还耽误了他们时政素养生成的过程,由于教师对时事的集中宣讲,也许还会留下学生对时事“不消化”的各种后遗症。

  【每一月】每一月坚持一次“时事综述”。时事综述依托中央重点新闻网站的时政资源,以教育部委托中宣部时事杂志社的《时事(高中版)》中“大事记”为蓝本,师生共同对一个月来“每一天”、“每一节课”的时事信息进行梳理,“综述”既让学生对每月的时事有个总体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习追踪时事的方法,了解新闻事件或专题的来龙去脉,掌握透过现象看本质、评论时政影响、预测发展趋势的方法。

  “时事综述”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既可以以时间为线索,也可以聚焦某一热点新闻,从“前身、各方观点、各国反应、现状、发展”等多个角度对其扫描,从而尽可能全面地培养学生关注、了解、判断、评价时事的政治认识能力。综述的主体应该由最初的教师引领逐渐过渡到学生自主。例如在亚投行创立期间,我们开展了“入与不入的抉择”时事专题研讨活动,分别组建“中国组”、“美国组”、“欧洲组”、“东盟组”、“日本组”等,分头有侧重地搜集相关材料,在集中研讨活动中,各小组申述观点时还创造性地采用了角色扮演的形式,美国组的发言人是“总统奥巴马和国务卿克里”,东盟组的发言人是印尼一个“上班族”,还有缅甸的一个“小商贩”,日本组是两个“外务省的发言人”……

  【每一学期】每一学期组织一次“时事小论文撰写和评选”。相对于每一课5分钟的时事时间、每天相对被动的收听收看、每一月不一定每个人都承担任务的时事综述来说,人人参与的小论文撰写相对更难一些,但只要教给学生基本的要领,在参与的程度上严格坚持 “一个不能少”的要求,在撰写的起点上由字数少、简单、缺少评论做起,在撰写的过程中师生坚持初写——指导——修改——再指导——再修改……的不厌其烦,学生的时事小论文就会越来越有模有样,并有了一定的深度。例如《我们与校长共筑美丽校园梦》、《建设绿色北京就在你我身边》、《顺义区牛栏山镇金牛村的村民自治》、《罗伯特议事规则在中学校园的应用研究》、《国宴中的政治风云》、《猪肉市场中的“两只手”》……

  【每一学年】每一学年的社会调查或实践。时事不只在电视广播、报刊杂志、互联网、手机里,更重要的是在社会上、生活中,在社会大课堂的实践中。

  2014起,北京市百万中小学生有计划地走出校园,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根据北京市颁布的《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意见》,所有中小学要把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实践学习列入课时计划,时间不少于全部学时的10%。其实早在此之前,我们就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游京西古道,品中华文化、走进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与技术开发人员共话销量下滑、抗战胜利纪念日走进焦庄户地道……

  在始终坚持“五个一”时事教育教学活动的同时,我们还探索了一些时事教育教学的新方式、新方法。如针对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学生学习生活,在时事教育教学的手段上采用了“微信”、“ipad”等工具和手段,发挥其丰富性、互动性、即时性的特长,为时事教育教学拓展了更宽的视野。

  举办“时事大咖话时事”、“与名家对话”的专题讲座。邀请在政治制度、国际关系、军事对比方面的权威“大咖”,走入中学的时事课堂,面对面与学生对话,学生除对讲座内容有了更深刻认识外,也为“大咖”们的纵横捭阖风采所折服,也有不畏“大咖”权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的质疑……

  三、我们的收获

  在即将结束高中生活的三年级学生中我们仍做了个小调查,题目仍然是“我们为什么要关注时事”?

  学生A必须的呀!不仅与政治会考、高考有关,和文综考试也有关呀,大学还得考呢。

  学生B我想不仅仅因为我是一名学生,不仅仅是为了会考、高考、自主招生那说不定的几分,更多是因为我是一个人,是一名地球公民,与其余70亿同胞分享同一片天空、同一口氧气,我有责任和义务关爱和保护我的“家”,“家”有我的一席之地,我当然要了解它每一刻的变化,聆听它的声音……

  学生C我关注时事最终由被动转为主动,就连国家领导人出访与接见活动都觉得有趣了,现在每晚刷一遍ZAKER(资讯阅读软件)新闻栏目已成了我的生活习惯。

  学生D自从关注了时事,我在和同学们的闲谈中就显得“很有范儿,B格很高”,不仅满足了时事带给我的新鲜感,也大大满足了我在同学们面前的虚荣心。

  学生E不仅是获取知识、提升能力,更是政治参与、社会监督的一种途径。

  学生F在理科题海的阴云中,偶尔飘过一朵时事述评的太阳花,可以让我捧腹,也可以让我落泪,有深度、有广度、有趣味,我以为还提高了语文课中的作文写作能力!

  学生G关注时事不仅是中学生应做的事,也是一个公民应做的事。是公民意识的体现,也提高了我们的政治参与能力。

  学生H关注时事丰满了我们政治生活的翅膀,提高了我们的公民意识和时政素养,增强了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国家荣誉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更成长为一个健康的人,而不是书本机器……

  我们在汇总同学们的答卷中,发现学生的时政素养依然是有差异的,对其认识和需要也是不同层次、不同高度的,但大部分同学对时事必要性的认识相较于初始的调查,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拓展,他们不再局限于考试、课堂、学校、学生身份、眼前、旁观、功利……如果仅仅用学生在考试中提高了几分、考上了什么好大学印证时事教育教学的效果岂不太窄化、矮化了吗?对于“作为国家栋梁的我们,具备时政素养是未来支持国家建设的必要准备”。这说明同学们已经把关心时事上升到为实现中国梦“两个百年目标”做好准备的高度。

 

  四、时事教育教学的几点思考

  1.在时事教育教学的目标上,对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时政素养的提升应是优先设置的;针对高中学生来说,学会时政分析重于单纯的时事知识了解和背诵。

  2.在时事教育教学的内容选择上,增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

  3.在时事教育教学的形式选择上,丰富多样,寻找和采用学生喜欢的新形式,做好“五个一的始终坚持”比花样翻新重要,须处理好严肃性和娱乐性的关系。

  4.时事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同等重要。教师对学生要有更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同时由于时事教育的特殊性,教师必须牢牢把握政治导向,要有相应的引导力和掌控力。

  5.在提高时事教育教学的实效性上,要坚持把时事教育教学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全环节,尤其是评价环节,没有评价参与的“热热闹闹”、“走过场”是肤浅的,因此不仅是会考、高考,在平时的学生评价中也要加入时事素养考查的比例。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面对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面向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成长未来,如何提升时事教育教学的增益,不断加深教师对时事教育教学必要性和意义的认识,不断提升自身的时政素养是我们共同的功课。

责任编辑:王志才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1. 您正在阅览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