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一亩三分地”
2014-06-18 09:03:00  来源:《时事 高中》2013-2014学年06期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叶堂林

  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时幽默地说,北京、天津这两个直辖市太胖了,周边的其他城市太瘦了,要做出一个具有城市竞争力的城市群。

  总书记的话,道出了京津冀区域发展的尴尬。北京、天津和河北三地,总面积约21.6万平方公里,人口占全国的7.98%,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长期以来却因为各行其是、抱着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发展的起点和步调不一致,三地间经济发展差距大。以人均可支配月收入为例,2013年河北为1882元,北京为3360元,天津为2726元;在城镇人口比率上,2012年,北京和天津分别是86.2%81.55%,而河北却只有46.8%……

  首都北京是这一区域的龙头,资源过于集中,人员聚集,不堪重负,“大城市病”越来越重。最近10年,北京人口以每年60万左右的速度增加,提前10年超过了人口总量控制在1800万的目标。与人口急剧增加相伴的是,北京交通日益拥堵,不得不采取摇号政策限制机动车增加总量;住房紧张导致房价屡创新高,有些楼盘价格甚至超过了东京、伦敦和纽约;环境污染严重,持续雾霾天气严重损害了城市环境和人们的身体健康。

  解决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问题,光靠一个城市“单打独斗”肯定不行。226日,习近平总书记召开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提出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推动京津冀一体化,将首都经济圈上升至国家战略。

  对北京来说,京津冀协同发展能减轻首都重负,缓解“大城市病”。对河北来说,协同发展能更好地利用北京的资源辐射,解决“大树底下不易长草”的问题。对天津来说,协同发展有利于解决“两不靠”的问题:作为直辖市,多年来,天津的发展吸引力不如北京;作为工业城市,天津又不具备河北的资源。三地协同发展,将能更好地解决天津重工业比重过高、第三产业比重偏低的苦恼。

  京津冀协同发展,明确三地功能定位是关键。目前,北京要做好“取舍”,明确首都的四个核心功能——全国的政治、文化、国际交往和科技创新中心。未来,一些非核心功能将被剥离,一些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低端产业外迁。天津要搞好“加减”。“加”是指承接北京外溢的中高新技术产业,“减”是指减少对环境有污染的重工业。而河北要实现“转调”,即转变高污染、高耗能的低端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2013115日,北京和河北省张家口市正式提出申办2022年冬奥会。如果成功,将带动两地生态、旅游经济的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不仅是解决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发展问题,还要为我国推动区域发展机制体制创新、探索完善城市群布局和形态、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带动北方腹地发展趟出一条路。

  40分钟,这是北京、天津与河北省保定市三地间高铁所需要的大致时间。到2015年保津城际铁路通车后,这一切将成为现实。类似这样的愿景,在京津冀一体化中已经逐渐触手可及。只要三地都能立足于各自优势、现代产业分工要求、区域优势互补原则和合作共赢理念,京津冀城市圈就一定能有“1+2>3”的效果。

责任编辑:王志才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1. 您正在阅览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