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笨小孩”到”材料之父”
2011-11-17 15:43:00  来源:《时事》初中版

  □ 刘海涛

  2011114日,刚刚过完90岁生日的两院院士、“中国高温合金之父”师昌绪,收获了他生命中的一份大礼——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说起自己的过去,院士笑着说,自己小时候是个“笨小孩”。刚上小学时,老师要求背诵课文,可在全班绝大多数同学都能通过的情况下,他却经常结结巴巴地背不出来。但他没有因此气馁,相反激发了他的上进心。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小学毕业时,师昌绪的成绩名列第一,成为同学们学习的榜样。

  1940年,师昌绪考入西北工学院矿冶系,后来到美国留学。期间,他在飞机起落架材料的研究上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其研究成果成为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美国飞机最常用的材料。

  新中国成立后,想回国的师昌绪遭到了美国政府的阻挠。当时美国规定,如果中国理工科留学生企图离美,要处5年徒刑。为挽留师昌绪,他的导师对他说:“如果因为职务低,挣钱少,我可以帮你提高待遇。”但师昌绪谢绝了导师的挽留。他说:“不是因为这些。是因为我是中国人,我的祖国需要我!”经过与美国政府5年的周旋,师昌绪终于投入了祖国的怀抱。

  回国后,师昌绪被分配到中科院沈阳金属研究所,主要从事高温合金钢的研发。这种合金钢是航空、航天与原子能工业必不可少的材料。1961年,美国研制出制造飞机发动机涡轮叶片的新技术。它能大大提高飞机发动机的性能,美国对此进行了严格的技术封锁。1964年,师昌绪受命研制这一技术。他组织起100多人的攻关队伍,夜以继日地奋斗在精密铸造实验室。本着“美国人能做出来,我们就能做出来”的精神。师昌绪仅用一年时间就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关,做出了比美国技术更好的高温合金涡轮叶片。后来,他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研制出一种铁基高温合金761,该合金可在700℃高温下长期工作。目前这种合金已大量应用于我国战机发动机。

  对新材料的研究,师昌绪说,小到一根针,大到一架飞机,好用与否,寿命长短,都与材料密切相关。过去我国飞机发动机的寿命短于美国,主要不是设计的问题,而是我们用的材料不行。目前,我国的材料生产和消费都是世界第一,但我国还不是材料强国。比方说我们是稀土大国,但是世界上含稀土的材料没有一个是我国发明的。我国在新材料研究领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责任编辑:王志才
相关报道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1. 您正在阅览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