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六十年航天路
2011-12-19 08:48:00  来源:《时事报告》

  

    六十年发展创造辉煌成就 中国航天腾飞之路

  中国航天事业与共和国的强大发展同行,如今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投身新兴的航天事业,从国防部五院的一名技术员到航天总公司的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亲身经历和见证了我国航天事业艰难曲折、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经过艰苦奋斗,奋发图强,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开辟了一条腾飞和崛起之路。我国航天事业在科学技术落后和工业基础薄弱的困难情况下,从研制导弹和探空火箭起步,到实现发射人造卫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的跨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航天作为综合国力增强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了一席地位。我感到十分骄傲和自豪。

  在庆祝新中国诞生60周年之际,我回顾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总结一些经验教训,不仅是自己的一份责任,而且也觉得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航天事业60年创造辉煌成就

  在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和各行各业的大力支持下,经过20万航天职工的顽强拼搏,开拓进取,我国航天科技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跨越发展,出了成果、出了效益、出了人才、出了精神,创造了辉煌的成就。

  航天技术成果丰硕,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导弹装备强军壮国。我国从仿制地地、防空、海防导弹起步,到1980年向南太平洋海域发射洲际导弹,1999年新型远程导弹发射成功,独立研制和发射成功数十种地地战略战术、地空、海防导弹,形成了完整配套的导弹装备系列,而且在许多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导弹武器实现更新换代,装备陆(第二炮兵)、海(海军)、空(空军)三军,为国家的领土、领海、领空筑起了坚固的钢铁屏障,有力地增强了保卫国家主权、维护世界和平的能力。

  空间技术全面提升。我国从1970年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将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太空遨游,到20094月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发射遥感6号卫星成功,仅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就研制14种,发射117次,包括33次国际商务发射服务。特别是199610月以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连续75次发射成功,共有80多颗国产卫星入轨运行。火箭运载能力近地轨道达9.5吨,太阳同步轨道达2.8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达5.1吨,在可靠性、适应性、成功率和入轨精度等方面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

  载人航天重大突破。1992年正式启动载人航天工程,从1999年到2008年圆满完成神舟飞船4次不载人试验飞行和3次载人飞行,实现了从11天试验飞行到多人多天开展空间实验活动,从载人舱内活动到进行太空行走的重大技术突破。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和掌握航天员出舱技术的国家。

  深空探测成功起步。2004年启动嫦娥月球探测工程,三年后的2007年即实现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的绕月飞行,对月球进行了初步探测并拍摄发回地球表面照片,迈出了深空探测技术的第一步。

  这些航天技术的成就和进步,对于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航天应用效果显著,带动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我国自行研制发射成功的各类人造卫星已有80多颗,初步形成了返回式遥感、科学技术试验、广播通信、气象、地球资源、导航定位、海洋等7个卫星系列。各类应用卫星广泛应用于广播电视、通信、气象预报、国土普查、海洋观测、导航定位、防灾减灾、远程教育、农业生产、环境监测等领域,对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航天技术的应用取得了巨大成绩。通信卫星的通讯能力大幅提高,气象卫星实行多星并行观测,陆地资源和海洋监测卫星稳定运行,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建成,首个环境灾害监测卫星星座建立,拥有了现代小卫星平台和新一代大型静止轨道卫星公用平台,卫星实现了系列化、通用化、平台化发展。我国包括人造卫星的空间技术的发展、带动了微电子、计算机、光电、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以及诸多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的发展,有力地提升了我国科学技术的整体水平。我国航天技术转移到工业、农业、服务业等相关领域,促进并牵引了众多产业的成长和发展,并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航天队伍锻炼成长,增强了我国科技发展的力量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经过选调、补充、新老交替、在实践中锻炼,建立和培养起来一支思想好、技术精、作风顽强的航天科技队伍。航天工程是大批高素质人才成长的广阔舞台,航天人才在大胆使用中成长起来,不仅对那些社会背景复杂的知名老专家,而且对那些有强烈事业心的优秀年轻科技人才,大胆提拔使用,压担子、加任务,在工程实践中快速成长。鼓励具有绝招绝技的老师傅传帮带,培养大批技能人才,提高了技术工人的整体素质。事业凝聚人才,实践造就人才,不断优化人才结构,促进人才成长,形成了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航天科技人才队伍,造就了一批能担当大任的航天领军人物和技术带头人,培养了一批科研一线的创新队伍和创新人才。

  经过航天工程的实践,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航天队伍发展壮大,先后涌现出一批以钱学森、任新民、屠守锷、黄纬禄、梁守槃等老一辈专家为代表的领军人物,一批以孙家栋、王永志等科技专家为代表的技术带头人,一批以型号和工程总指挥、总设计师为代表的中青年科技专家,一批以罗健夫、王振华、杨敏达等为代表的优秀科技人才,一批以魏文举、顾大明、唐建民、高凤林等为代表的优秀技能人才。拥有了一支数以万计的航天科技队伍和20万航天产业大军。各类人才不断地新老交替,形成了梯次,他们“身经百战,百炼千锤,基础扎实,能打硬仗”,胸怀报效祖国的理想,肩负为国争光的使命,为推进航天事业的腾飞发挥了巨大作用。

  航天精神孕育形成,拥有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伟大的事业孕育了伟大的精神。在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中,广大航天工作者为了国家、民族和人民的需要,以发展航天为崇高使命,以报效祖国为神圣职责,坚忍不拔,不屈不挠,勇于战胜困难,勤于刻苦创新,展现出一种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的航天精神。

  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航天事业已跨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广大航天工作者表现出崇高的思想境界和时代文明风采,孕育和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的航天精神。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召开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总结提出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召开庆祝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又总结提出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这航天“三大”精神是新时代伟大民族精神的发扬光大,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生动体现,是为中华民族创造的新的宝贵精神财富。这集中反映了航天工作者的思想境界和精神风貌,体现了时代的文明风采。在航天事业发展中孕育的航天“三大”精神,又转化为推动和成就中国航天崛起的伟大力量,成为中国航天事业继续发展的灵魂。

  腾飞之路的动力之源

  我国航天科技工业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发展,已经建成具有相当规模、专业齐全、技术配套的科研生产试验基地,形成了研究、设计、试制、试验、生产的完整体系,建成了完整的航天测控网和航天发射场系统,走出了一条适合国情、富有自身特点的航天腾飞之路。我们航天事业的巨大成功,原因在哪里呢?我深切地感到值得总结一些重要的经验。

  党和国家统一领导,正确决策引领

  航天高科技工程大多是国家行为。党中央历来把航天事业作为一项强国兴邦的决策,统一领导和部署。新中国成立之初,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运筹帷幄,作出了发展“两弹”(原子弹、导弹)尖端技术的决策,领导制定和实施“八年四弹(中近程、中程、中远程、远程四种导弹)”规划,提出完成发射人造卫星的任务,奠定了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决定实施“三抓”(洲际导弹、潜艇水下发射导弹和通信卫星)任务,提出航天科技工作要把力量集中到发展实用、急用的应用卫星上来,实行军民结合,转上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主战场。经过不懈努力,我国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运载火箭技术不断提高,成功进入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市场。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果断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瞄准有人参与的空间实验活动的新目标。我国新一代航天人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十年磨一剑,突破了载人航天技术,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进入新世纪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十分关心航天事业的持续发展,先后作出了月球探测工程、载人航天二期工程等重大决策,广大航天职工刻苦攻关,战胜困难,在短短的4年时间内,就实现了“嫦娥奔月”,探测并拍摄发回了月球图像,同时神舟七号飞船载人飞行并实现了太空行走,攀登上航天技术的新高峰。

  坚持自力更生,立足自主创新

  我国航天创业初始,就确定了“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的方针。上世纪50年代末,即使争取到了苏联的有限援助,也不依赖别人,而是作为增强自力更生的手段,从仿制中学习本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很快走上自行设计、独立研制的道路。尖端技术是买不来的。因此,在发达国家对我国实行长期技术封锁的环境下,航天战线的广大职工自强不息,发愤图强,依靠自己的力量胜利完成了第一代航天型号的研制,奠定了完全独立研制的坚实基础。改革开放后,适应市场经济的新情况,经过一些失败的教训,振奋精神,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仍然靠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攻克和掌握核心技术和先进技术,把航天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不但使我国航天技术打入了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市场,打开了卫星整星出口的大门,而且实现了载人航天和月球探测的突破,航天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我国航天事业立足自主创新,在体制机制上实现从研究院到工业部再到大型企业集团的转变,建立了型号集总体、总装、总测试、总试验为一体的结构模式,形成了总体为主体、专业为基础,军民融合,协调发展的创新格局;在组织管理上,从实行以型号为纲和技术责任制为重点的科研管理,到形成科学严密的组织管理体系;在技术上起点高,不走别人的老路,具备一定的核心竞争力,全面取得创新发展。

  运用系统工程思想,实施科学管理

  航天任务大多是规模宏大、技术难度大、质量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高的国家重大工程。因此,针对系统复杂、技术密集、风险性大、研制周期长的特点,创造和推行系统工程管理方法,发挥综合集成优势,实施科学管理。经过不断完善、提高和发展,形成了科学严谨的系统工程决策体系、以专项管理为核心的组织体系、以工程总体设计部为龙头的技术体系,制定了一套综合统筹的计划协调体系和系统规范的质量管理体系。这种系统工程的管理体系保证了航天任务的成功和航天事业的发展。

  这种系统工程的管理模式,包括:确定以科研试制为主的型号院,创立科学技术委员会,加强总体设计部,建立相应配套的专业所、厂和总设计师制度,加强技术指挥系统和行政指挥调度系统,制定预研一代、研制一代、生产一代的产品发展路线,实施型号通过方案、初样、试样、定型以及论证、设计、生产、试验、交付的程序,建立航天工程型号研制的质量保证体系等。这种科学严密的组织管理和适应市场需要管理的系统工程方法,为航天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条件。

  集中全国优势资源,组织协同作战

  航天工程规模庞大,技术复杂,高度集成,涉及众多科技领域和工业部门,靠一个单位一个部门无法独立完成,必须依靠全国范围的紧密合作、大力协同。组织全国大协作,集中全国优势资源,动员各个方面的力量,集智攻关,这不仅是航天工程任务的性质所决定,而且还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生动体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把各行各业的精锐力量组织发动起来,变总体的劣势为局部的优势,实现高科技领域的首先突破。我国航天技术取得的巨大成就,正是大力协同、联合攻关的结果。

  航天事业是全国各行各业的共同事业。每一项航天工程,都有上千家单位、几十万科技人员承担研制、建设、试验任务。1975年研制发射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协作项目就达4800多项,涉及21个部委、25个省市自治区的1300多个工厂、研究所和高等院校,返回式卫星直接参加研制的单位就有81个,分布在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1980年我国首次向南太平洋海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就有30多个部委、27个省市自治区的1000多个单位参与协作,动员了10万人参与试验工作。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直接参与研制的单位有110多个,配合协作的单位有3000多个,涉及数十万科技人员和工人。全国有关部门和单位通力合作,协同攻关,解决了航天工程所需要的原材料、元器件、各种设备,提供有力的保证服务,从而创造了航天事业的一个个奇迹。

  广揽聚集优秀人才,发挥团队作用

  航天技术的发展,要靠人才,靠队伍,靠发挥科技队伍的作用。国家选调了一批经过战争考验的领导干部和政工、后勤保障管理干部,一批归国和本土的高级技术专家,一批国家培养的大中专毕业生和一批经验丰富的工人,千方百计广揽聚集人才,组成了一支能功善战的航天科技队伍,打开了航天技术独立研制和跨越发展的局面。国家有聂荣臻、张爱萍等这样杰出、卓越的领导人,他们为创建和发展航天事业、组织和培育航天科技队伍,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从军队和地方选派到航天部门的一批党政领导干部,发挥组织指挥才能,带来优良的思想政治工作传统和组织管理经验,真正为科研工作和科技人员服务,创造了良好的科研工作条件。还有一批批专家型的党政领导干部接班,加强到行政调度指挥线,结合他们熟悉的专业知识,领导组织科研生产,保证航天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航天部门最初广揽了一批具有强烈爱国情怀和事业心的高水平科技专家,聚集了一批具有第一流专业知识的科学技术带头人,而且不断补充新鲜血液,组成一支包括党政干部、科技人员、技术工人、政工人员、后勤保障人员在内的浩浩荡荡的航天团队,推动了我国航天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胜利,攀登新的高峰。

  航天事业面临新机遇和新挑战

  我国航天事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尽管我国已经进入航天大国的行列,但还不是一个航天强国,不仅在航天技术发展的时间上比世界发达国家落后,而且在发展水平上也有不小的差距。因此,我个人认为今后要根据本国的国情和发展战略,加强航天基础实力,提升航天前沿科技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继续推进航天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在航天的核心技术和重要领域,赶上和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首先,担负起强军壮国的使命,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根据国家的发展战略和要求,进一步提高导弹装备的技术水平,实现高新武器装备的新跨越,加快新一代运载火箭的研制,提高扩大进入空间的能力,抢占世界航天技术的制高点,突破航天前沿技术,创造更加辉煌的成就。

  其次,不断扩大航天技术的应用规模,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服务。适应国家的需要,大力发展先进的通信、导航、对地观测卫星,大力推进卫星信息应用系统建设,促进和深化卫星应用的商业化、产业化发展,扩大和提高卫星应用产业的规模和效益,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贡献。

  再次,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战略,继续培育高素质人才队伍。人才是航天事业继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没有高素质的人才,没有能攻善战的队伍,航天事业就不可能又好又快发展。航天的角逐,就是人才的竞争。要建立和完善科技领军人才培养体系,抓好队伍的新老交替,进一步加强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灌注和弘扬航天“三大”精神,始终保持拥有一支年富力强、奋发有为的创新人才队伍,夯实航天可持续和跨越式发展的智力和人才基础。

  中国航天任重道远,使命光荣。我相信,在新一代航天人的共同努力下,在中国航天腾飞的大道上,将会再铸辉煌,再创纪录。

责任编辑:贾璐
相关报道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1. 您正在阅览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