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
申论模拟试题
2011-11-10 15:35:00  来源:《时事报告》
 

  一、给定材料

  材料1

  2010 7 月以来,受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以农产品为主的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较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也引发了部分居民对通货膨胀的担忧。但总体而言,目前我国有能力有条件保持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

  首先,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是稳定价格总水平的基础。今年以来,我国虽然遭遇了严重自然灾害,但是粮食持续增产,有望再创历史新高,肉禽蛋奶等产品产量增加。目前我国的粮食、生猪、蔬菜、水果、鸡蛋、水产品等农产品和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是充足的,即使大豆和食用油,也有充足的政府储备,全国粮食库存占消费的比重超过40%,远高于国际公认的17% 18% 的安全水平,完全可以保证国内市场供应。工业消费品生产能力远远超过国内需求,更不存在涨价的基础。

  其次,通过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我国经济呈现回升向好态势,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2010 年全国财政收入超过8.3 万亿,同比增长21.3% 2010 1 11 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88 万亿元,同比增长49.4%。国家外汇储备充足, 截至2010 年末达到2.85 万亿美元, 同比增长18.7%。国家财力和经济实力的增强,不仅可以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增加居民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和供应,支持公用事业和公益性服务的发展,稳定政府管理的商品和服务价格;也可以根据价格上涨的幅度增加对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补贴,减轻价格上涨的压力。

  第三,经过30 多年的体制改革,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之相适应的宏观调控体系基本形成,价格调控的针对性、有效性不断增强。通过以经济、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采取综合施策、重点治理,既能够扶持生产、增加储备、促进流通,又能够引导经营者价格自律、打击价格违法行为,还能够在必要时实行价格临时干预、稳定居民生活必需品和重要生产资料价格。

  第四,长期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国曾多次成功实施应对通货紧缩、治理通货膨胀的宏观调控,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了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我国有效地应对了非典疫情、特大地震和雨雪冰冻灾害等突发事件导致的价格异常波动,有效地抵御了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大起大落对国内价格的冲击,也有效地平抑了粮食减产、生猪疫情引发的价格大幅波动,积累了价格调控的丰富经验。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措施得力,把握好价格调控的时机、节奏和力度,就一定能够保持消费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保障群众的基本生活,维护和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材料2

  记者从湖南省物价局了解到,为确保低收入群体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湖南省已从2011 1 1 日起实施低收入群体价格临时补贴与物价上涨联动机制。

  这一机制将作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的补充,共同构成低收入群体生活保障体系。

  据介绍,联动机制的补贴对象为城乡低保对象和农村五保户以及当地政府认定的其他低收入群体。每月低收入居民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涨幅超过3%且持续3 个月,即启动价格临时补贴;每月低收入居民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涨幅回落到3%以内且持续3 个月,即停止价格临时补贴。在物价上涨期间,已经按价格临时补贴标准相应提高了城乡低保标准、补助水平和五保供养标准的地方,可不发放价格临时补贴。

  材料3

  日前,出席中国社科院举办的第11 届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与政策论坛的专家就百姓关心的物价上涨问题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A 表示,最近一些大宗商品已经“类金融化”,诸如绿豆、大蒜等商品价格暴涨都是金融的力量在推动。所谓“类金融化”,是指一些商品价格原本取决于实体供求关系,现在却被渗入了金融因素的现象。A 认为,经济运行需要市场中介机构存在,但前提是一定要让中介机构代表消费者或者生产者的利益。而事实上,正是中介机构只顾自己挣钱,才导致物价上涨如此之快。

  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研究员B 认为,流动性过多只是当前物价上涨的一个短期因素,从长期来说,成本上升才是物价上涨的真正推手。为此,管理通胀一方面要正确认识到成本上升的必然性、合理性,也要注意从控制成本增长方面下功夫。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C 表示,从当前形势看,2011 年国内很可能再现投资过热,那样的话将面临更为严峻的通胀压力。他说,当前通胀压力的形成有输入性因素,国内货币供给太多也是重要原因,还有农业基础薄弱、劳动力成本增加等因素。对通胀产生最大危险的因素是各地对于投资和GDP 增速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如果出现另一轮投资过热倾向的话,将使通货膨胀更为严重。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成本与价格研究室主任D 指出,非商业交易者介入大宗商品市场是一种常态,为此市场监管的视野必须涵盖大宗商品生产、交换、储备的全过程,而且要扩大到与商品联系密切的金融市场。对于金融化的挑战应有非常系统的组织策略体系,在设法推进和深化市场化改革的同时,努力提高采购、生产、销售、运输、仓储以及商品金融化交易的组织化程度。

  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E 强调,物价上涨不利于低收入者,因此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低收入者的补贴。虚拟经济膨胀、资产价格上涨,会导致财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必须防止过度投机,严控金融杠杆。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F 指出,由于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增大,中国期货市场定价能力开始显现。以橡胶为例,国内价格走势在很多时候已经领先外盘。他认为,商品定价能力的增强,有助于国内缓解输入型通胀压力。

  材料4

  日本一直是世界上零售物价最稳定的国家之一。首先,为稳定物价,日本提出,确保市场上生活必需品的供给,这对于物价总水平的稳定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以蔬菜等鲜活农产品为例,由于生产和供给状况极易受气候影响,价格波动的频率和幅度远大于其他生活必需品。因此,日本的各种经济组织,一方面指导蔬菜等农产品的生产和上市有计划地进行;另一方面,当出现菜价一定程度或大幅度上升时,“稳定蔬菜供给基金”等组织根据市场的有效需求,不失时机地向市场增投蔬菜,保证需求,从而平抑菜价。

  其次,政府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批发市场的作用,促进流通、调节供求、稳定物价。为此,大藏省和东京都联合出资兴建农产品中央批发市场,以便于政府对东京整体市场进行有效监督和调控,并促进市场的繁荣,进而为稳定物价奠定坚实的基础。

  再次,严把公用事业收费标准,稳定物价总水平。在日本,对由公共部门 (各级政府或政府外围组织)经营、限制一般企业进入的领域,如公路、公共汽车、铁路、供水等公用事业,其收费标准的确定要由国会、政府和地方公共团体三方直接参与。在公共事业收费标准的变更上,政府采取严格限制、谨慎对待的态度,同时考虑对居民生活、物价总水平的影响,确保物价总水平的稳定。

  最后,建立健全统计和信息系统,及时公开经济信息,引导消费,稳定物价。日本不仅把统计和信息系统作为制定政策的重要基础,而且把及时公开经济信息作为强化民众监督、防止 “搭车涨价”和不正当竞争的手段加以运用。在经济企划厅物价局设置的“物价热线电话”,倾听消费者对物价的意见和建议,接受消费者的投诉,解答消费者的咨询等。

  二、作答要求

  1. 根据给定材料,概述导致我国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20 分)

  要求:概括准确、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200 字。

  2. “给定资料1”提到,我国有能力有条件保持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请结合资料内容,谈谈这一观点得出的主要依据。(20 分)

  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晰,具有针对性。字数不超过300 字。

  3. 结合材料,联系国际经验,谈谈对我国进一步稳定物价水平的思路和建议。(20 分)

  要求:层次清晰、分析有理、突出“思路”的科学性和“对策”的可操作性。字数不超过500 字。

  4. 结合材料内容,结合我国实际,以“稳定物价水平 促进社会和谐”为标题,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40 分)

  要求:观点鲜明、主题明确、分析合理、论述深刻、语言流畅。字数不超过1200 字。

  三、宏观背景解析

  踏上访美之旅前,国家主席胡锦涛接受了美国主流媒体的书面专访,他表示,中国有信心、有条件、也有能力稳定物价,物价上涨是结构性的,但同时也是适度的、可控的。胡锦涛主席表示:“总体物价水平的上升有着很强的结构性,但基本上还是温和可控的。总的供求关系基本平衡,物质基础也足以维持市场供应、稳定总体物价水平。我们有信心、有条件、也有能力稳定总体物价水平。”

  四、参考答案

  1. 我国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第一,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影响市场供给,导致价格异常波动;第二,货币流动性过多,推动短期物价上涨;第三,生产、流通等成本上升,推动长期物价上涨;第四,部分中介机构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操纵物价;第五,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影响国内商品价格。

  2. 之所以得出我国有能力有条件保持价格总水平稳定的结论,是基于以下方面:首先,我国物质基础较为雄厚,农产品和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其次,我国政府调控能力不断增强;第三,我国调控手段日趋完善;第四,调控经验更加丰富。

  3. 第一,统筹生产、流通,实现市场供求基本平衡。政府要加强指导,合理调度蔬菜等农产品的生产、上市时间,确保生活必需品的供给。同时建立健全应急机制,设立专项基金,一旦市场价格波动过大,相关部门要积极应对,扩大供应,保证需求。第二,统筹经济社会改革。一方面要合理控制投资规模,综合运用财政、货币手段,严把公用事业收费标准,稳定物价总水平。另一方面,建立低收入群体价格临时补贴与物价上涨联动机制,减轻价格上涨压力。第三,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一方面,完善期货市场,增强我国对大宗商品定价能力,缓解输入型通胀压力。另一方面,加大执法力度,严惩操纵价格行为。

  4.

  (华图教育集团教研中心申论研究员杨桂萍供稿)

责任编辑:王志才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