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直播四川: 成都 | 绵阳 | 德阳 | 自贡 | 攀枝花 | 泸州 | 广元 | 遂宁 | 内江 | 乐山 | 宜宾 | 广安 | 南充 | 达州 | 巴中 | 雅安 | 眉山 | 资阳 | 阿坝自治州 | 甘孜自治州 | 凉山自治州 |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理论探索

四川省深入推进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工作科学化、制度化、系统化建设

发表时间:2014-12-17 10:40:00 | 来源:四川文明网字体:[][][]   [打印][关闭]

在2014年全省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工作

培训班上的动员讲话

 

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 朱丹枫

 

(2014年12月10日)

  同志们:

  这次培训班,是经省文明委领导同意,由省文明办和教育厅共同举办。这次培训班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研究部署中央文明办南京会议要求,持续提升全省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工作队伍素质,深入推进四川省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工作科学化、制度化、系统化建设。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认清我们的职责,解决“为什么要干”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重要论断就是对我们工作提出的新目标。为落实好党的十八提出的这一新任务,需要从三个方面来明晰我们的职责任务。

  一是中央有明确要求。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把心理辅导工作纳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总体布局,这是党中央文件中第一次就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心理品质专门进行部署。今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时强调,心理学对儿童青少年的发展非常重要。近年来,刘云山、刘奇葆等中央领导同志,对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工作多次指示,要求加强未成年人心理知识普及,推动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点建设,引导广大未成年人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培育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从2010年开始,中央文明办每年把“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工作”列入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每年定期举办骨干人员培训班,强力推动各地工作开展。

  二是社会有强烈需求。孩子从出生到18岁是一个人一生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心理最易受社会文化环境影响的敏感期。从未成年人接触最多的家庭、班级、社区、媒体和网络等五大主要成长环境来看,目前普遍存在思想观念多元化、价值取向功利化、教育评价分数化、社会情绪负面化等问题,造成一些未成年人在生活上“相互攀比”,在学习上“压力山大”,在青春期“不知所措”,在人际交往上“忍受孤独”。如果我们不能科学的、及时的、有效的化解孩子们内心的困惑、恐惧和焦虑,他们不但形不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还会造成部分孩子在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甚至产生难以弥补的社会后果和家庭悲剧,这方面的惨痛教训每年都会发生。当前,“呵护孩子心灵”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强烈需求,更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三是工作有较大差距。省文明办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统筹部门,在教育、财政、民政、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等14个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工作有序推进。但面对全省2300万未成年人这样一个庞大群体,心理辅导工作的体制机制、站点建设、专业队伍、投入保障等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因此,我们必须始终保持头脑清醒,既要看到重视程度逐渐提高,更要看到许多事情还没有真正落实;既要看到工作任务渐次推进,更要看到许多成绩还停留在表面文章;既要看到硬件设施日益完善,更要看到许多难题还长期无法破解;既要看到队伍数量不断增加,更要看到许多地方还存在工作盲区。当前,亟需我们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认真解决当前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工作理念不清晰、体系不健全、队伍不整齐、工作不平衡等四大主要问题。

  二、明确工作的方向,解决“干什么才好”的问题

  据初步统计,四川省已建立市(州)未成年人心理成长指导中心14个,县(市、区)未成年人心理成长指导中心49个,学校、社区心理辅导室1190多个。成立了由27名专家学者组成的全省未成年人心理辅导专家委员会。连续三年举办全省心理辅导工作培训班,参训学员493名。这些骨干人员和辅导站点,是我们做好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工作的重要依托,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要做到“四个坚持”。

  一是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理念。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知识性、专业性,我们要特别分清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界限与区别。我们讲的心理辅导,就是一种预防方法,主要针对心理健全的所有未成年人来开展,其根本目的是促进未成年人阳光成长,强调未成年人积极发展,激发未成年人内心潜能。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是一门学科技术,根本目标是纠正心理与行为的失常问题,恢复其心理健康。我们开展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工作,要立足“治未病”理念,多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引导孩子的成长,用发展、欣赏、包容的眼光接纳孩子的“不完美”,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育未成年人健康心理、健全人格。

  二是坚持“主动作为”的工作态度。市(州)、县(市、区)未成年人心理成长指导中心的建设不仅仅是硬件投入,更需要在“指导中心”这四个字下足功夫,在做好心理热线接听、个体面询、团队辅导等常规工作外,更重要的是依托专业队伍、设施设备、平台网络等优势,加强对区域内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加强对基层心理辅导站点、学校、社区心理辅导室的业务指导、工作支持,对心理辅导教师、志愿者的交流培训、心理督导,对心理知识的宣传普及、解疑释惑。心理辅导不同于心理治疗、心理咨询,不能“等客上门”、被动工作,各级中心要主动“走出去”、“请进来”,让学生、老师、家长分期分批到站点来参观、来体验、来感受,让心理辅导人员和志愿者有计划地走进学校、走进社区、走进家庭开展服务,打破人们对心理辅导工作的神秘感,树立人人都需要心理辅导的观念。

  三是坚持“融入结合”的工作方法。心理教育和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等都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充分利用心理辅导工作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优势,引导广大未成年人正确认识自己、尊重自己,进而正确认识他人、正确认识社会,从而树立起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如果我们把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称为“德育”,那么心理辅导工作就可以称为“心育”,这两育之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同时,由于文化与心理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我们还可以探索将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融入其中,唤醒和激活孩子们身上的“文化基因”,通过“以文化心”探索富有中国特色的心理辅导工作。

  四是坚持“齐心协力”的工作格局。未成年人接触最多的是自己的父母、老师、同学等,如果心理出现问题,大多数是由于父母、老师的原因。“解铃还需系铃人”,我们在开展心理辅导工作时,要积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心理维护体系,让广大家长、教师都能参与进来。同时,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工作还要与心理教育、心理活动、心理咨询、心理干预、心理救助、心理治疗等工作结合进来,形成“六环相扣”的心理支持体系,让辅导人员、志愿者、专业咨询师、医疗人员等各尽其能、各显其才。在组织协调工作上,各级文明办、教育、卫生、民政、文化、妇联、团委等部门要形成合力,充分依托各部门的工作队伍、阵地场所和业务优势,为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工作创造更多有利条件。

  三、珍惜学习的机会,解决“拿什么来干”的问题

  三天培训时间有限,如何达到“学有所获、学用相长、学以致用”的效果,我提三点希望。 

  一是希望大家带着责任和使命来学习。临近年底,各位学员手头上都有很多事情,但我们希望大家既来之则安之,自觉遵守培训安排。需要结合工作来学习,但不要带着工作来学习。要利用有限的培训时间,认真学习领会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基本要求,认真学习聆听专家教授的先进理念和科学方法。培训结束后我们将安排集中考核,就是对这次培训效果的检验。

  二是希望大家在相互学习中取长补短。参加这次培训班的人员来自不同方面,大家在各自的岗位上从事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工作,都积累了一定经验。心理健康教育中常用到的一个词语叫“分享”,希望各位学员利用培训的机会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启发,让更多人分享大家的宝贵经验和实践创新。

  三是希望大家通过学习提升能力水平。学习的目的在于提高工作能力,学以致用是我们举办培训的最终目的。希望大家把培训中学到的理念和方法与各自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将专家的讲授和答疑与本单位工作中遇到的难点、疑点结合起来,通过学习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学习真正出成果、见成效。特别是各地辅导中心的负责同志,希望通过培训进一步明确工作的责任、工作的要求和工作的方法,以这次培训为契机,推动各地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谢谢大家!